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352章 上品少寒士,下品无士族  (第3/6页)
说了,你们和公子是同门,既然是同门,就不要客气,来到了敦化坊就等于来到了自己的家。    投行卷的事情,也不用在意,公子已经帮你们物色好了人选,户部尚书唐俭,所以三位先生只要安心温书,等到春闱将实力给拿出来,那么就没有遗憾了。”    “真的...?”骆器之,夏语冰,赵德亮三人齐齐的一个惊喜。    为什么骆器之,夏语冰,赵德亮三人会露出惊喜的表情,那是因为唐朝的科举阅卷是开放式的,阅卷官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姓名。因此,如果阅卷官看到您的名字,能给出这样的评价:这个人很牛叉!那您就有戏了。    说白了,答题水平是一方面,个人的品牌形象其实更重要。    像骆器之,夏语冰,赵德亮三人那都是平民百姓,属于那种籍籍无名的读书人,或许读书策论都可以,但是名声却很一般,也可以说是几乎没有。    这样的话,你就会很吃亏。    那些有诗才的读书人,科举的时候,基本上都会在文坛尽量活跃点,多参加社交活动,试之前,埋头创作,写点自己的作品。    只要自己有一首作品火了,名声大噪,那么中举就会很简单。    而没有诗才,但是却是世家门阀的读书人,一般就要靠投行卷,所谓行卷,就是科举考试之前,把您以前的作品送给权贵重臣、社会名流,让他们帮您搞个人营销。只要您有实力,他们也是很乐意的。    行卷对象就是您的广告合作商,选择大品牌、有影响力的肯定没错。如果您生活在武则天的时代,如果能找太平公主,那就别找陈子昂。    在您行卷之后,您的靠山会通过自己的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