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一十九章 高句丽的特产  (第2/7页)
太蠢,要么是他太坏。    这种人被巡省的人抓到了就抓到了,毕竟不论是太蠢,还是太坏,在严打期间自己撞到枪口上,那真的是自己找死,罪无可赦啊!    这种轰轰烈烈的巡视小组,对在天津城的李泰来说,虽知道了消息,但也没太过在意。    因为李泰觉得这东西就算是再怎么样巡查也不会巡查到自己的身上。    且不说自己一没贪污,二没惰政,单就算今年的税收上去,李泰感觉自己怎么也应该得个不错的考评!    是的,虽然来这里的第一年,第二年,李泰并没有拿出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,但从第三年开始,随着农田开垦,把整个幽州的粟米种植变成小麦种植,到了五月应该是丰收了。    更不要说,天津最重要的不是农业,而是商业,天津港也开始要赚钱了。    虽然,最主要的并不是直接商税,而是坊市租金,但无论怎么说都是合理的税费。    当然,这些租金的抬升,其中最重要得就是,这两年来天津城的商旅已经渐渐多起来。    永济渠被被杜如晦带人彻底疏通,来往船支也越来越密集,地方政府也感受到航运成本降低所吃到的红利,所以在冬天之时,当地政府见大运河有逐渐结冰的趋势,会组织徭役去运河上凿冰,从而让船支快速通过。    因为如果一艘艘船支在一处地方大量堆积,对当地政府来说,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。    能够承受的下来,那自然能赚取一笔横财,但若没办法承受,那这些船支所代表的世家豪门,甚至还有皇亲国戚,怕不是会让整个当地的官场动荡。    更严重一些,甚至让当地出现民变也不是没有可能。    可以说,永济渠以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